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媒体报道 >> 正文

《舟山晚报》:他们和朱家尖11条河道的不解之缘

     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有一群师生组成的“民间河长”

       在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,有一群师生“承包”了朱家尖区域内11条河道。

  今年3月,市治水办和舟山晚报向社会公开征集“民间河长”时,在学校两名老师的带领下,校内青年志愿者协会多名学生报名成为“民间河长”。他们从一开始找不到河道具体位置,到后来成为领队,带上小伙伴一起巡河。如今,这群年轻人和朱家尖的河道有了解不开的缘分。

  护河让她融入第二故乡

  今年正在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读大二的“民间河长”蔡晶晶,负责的是朱家尖白山河。这条河道位于莲兴社区白山景区,附近就是人流量较多的印象普陀大剧院。从学校到白山河,来回至少需要走1小时。

  就读护理专业的蔡晶晶,平时学业繁忙。即便如此,只要有空,她就会到白山河附近看看,捡捡垃圾,清理河道附近的脏污。

  有一次,蔡晶晶正在白山河附近捡垃圾,一名游客看到了询问她在干什么。“这个外地游客以为我是工作人员。”蔡晶晶说,她告诉游客,自己是学生,也是这条河道的“民间河长”,现在正在巡河。游客听闻,觉得是件好事,也帮忙捡起了垃圾。

  “挺感动的,没想到我在做的这件小事也能感染到他人,提高别人的环保意识。”蔡晶晶说,自己作为一名来自外地的学生,也算是舟山的“新居民”。初来乍到,原本她对舟山还有些陌生感。如今通过参加“民间河长”活动,让她慢慢融了进来,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也是舟山的一分子。“特别是在巡河的时候,一些当地居民看到我们这么辛苦地捡垃圾,他们也会主动来帮忙,感觉像是来到一个温暖的大家庭。”

  来自台州的他,遇上了台州厂河

  朱家尖的河道和其他城区的河道不同,大部分都比较清浅,附近多是农田。工业污染少,生活垃圾也较少。同时,由于河道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,想要找到也是个难题。

  “之前我们用定位APP找,根本找不到河道的具体位置。”来自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陈昱霖,曾经为了找到负责的河道犯了难。最终,同学们集思广益,向周边的居民打听、在百度上搜查,终于找到了各自负责的河道。

  而来自台州的陈昱霖也自然对他们协会所负责的台州厂河上了心。“总觉得这条河和我有缘分。”实际上,这条河附近的台州厂,的确住着一群他的老乡,这让陈昱霖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条河有了更深的亲切感。

  “每次去巡河,要是碰到老乡,就会讲几句家乡话,沟通起来很方便。 ”在巡河中陈昱霖发现,有不少老乡总是习惯到河道内抓鱼。第一次去巡河,对方还以为他也是来捞鱼的,还主动提供“专业装备”,这让陈昱霖有些哭笑不得。在陈昱霖的劝说下,不少老乡放下了手头的捞鱼工具。时间长了,有些老乡还会主动给他帮忙,和他一起护河巡河。看着老乡们在潜移默化下有了护河意识,陈昱霖觉得自己这“民间河长”没有白当。

  校内已有数百人参与护河

  负责朱家尖北塘小区河的“民间河长”应鲁恩,是朱家尖本地人。作为学校老师,这几年他看着朱家尖的各条河道,从原本的脏污到现场的清澈,深有感触。

  “这些河道好不容易变得清澈了,就应该更好地维护,让它们不要再被污染。”应鲁恩告诉记者,他们学校之所以有这么一群学生,愿意来做“民间河长”,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清理河道,而是提高河道周边居民的护河和环保意识。

  “我们每次去巡河,都会对河道周边的居民进行宣讲,让他们意识到保护河道的重要性。”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戴鸿锋,在每次志愿者活动开始之前都会在学校公共微信号内召集有时间、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巡河。

  “我们每次去的人不一定都是同一批,但这7个多月下来,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。”戴鸿锋说,他统计过,仅是大二年级的,就有200多人参加过“民间河长”护河志愿活动。而原本的这些“民间河长”,也慢慢成长为核心力量,由他们带领志愿者到指定的河道进行巡河宣传。

  “我们希望‘民间河长’这个品牌活动,今后能在学校内继续流传下去。”这些年轻的“民间河长”都希望,在他们毕业之后会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来继承这份责任,让护河行动能传承下去。

作者: 翁青青;郑永骥


下一条:《舟山晚报》:舟旅健师生东港秀才艺

关闭